上海到合肥专线阿里巴巴作为与腾讯、百度并列为中国互联网的“三座大山”,它们把持着即时通讯、搜索和电子商务领域的用户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但阿里巴巴显然是三大企业中最早开放的平台。早在1999年阿里巴巴成立之初董事长马云便放言:“阿里巴巴是为中小企业提供互联网服务,是帮助他们做生意的。”
关于阿里巴巴的开放策略,顾建兵总结到:“坚持平台战略,引入更多的商家,第三方合作伙伴;同时开放api接口,为更多中小企业和创业者打造一个良性的商业环境,建立整个电商生态圈。”
http://www.hefeiwl.cn/zhuanxianfive.htm 2011年上半年,短短5个月时间内,阿里巴巴便宣布三大开放策略。其一,1月份,马云宣布开启“大物流”计划,阿里巴巴与融资伙伴打造仓储网络体系,并希望推动其合作伙伴携手创建一个综合物流平台,首期将投入200-300亿元资金,日后有望增加至1000亿元。
其二,2月23日,淘宝网宣布2011年为淘宝开放年,淘宝将在卖家业务、买家业务、无线、物流等领域全面深度开放,引入第三方开发者、企业和服务商,共同推进电子商务生态圈高速健康发展。淘宝网同时宣布建立开放扶持基金,未来三年将投入三个亿,通过分成奖励、注资等形式扶持第三方合作伙伴发展。
其三,5月25日,阿里巴巴宣布推出“数据门户”,并正式启用新域名,阿里巴巴根据4500万中小企业用户的搜索、询单、交易等电子商务行为进行数据分析和挖掘,意在打造一个免费、开放、分享的互联网数据平台,为中小企业以及电子商务从业人士等第三方提供便捷、丰富、专业的综合数据服务。
http://www.hefeiwl.cn/zhuanxiansix.htm 与国际接轨打开“数据门户”2011年是平板电脑年、微博年、团购年……也是互联网企业的开放年。“3Q恶战”后,腾讯宣布推出Q+开放平台、百度宣布开放移动框计算,此外新浪微博、盛大、奇虎360、人人网等互联网企业纷纷打开“开放大门”,而作为中国互联网企业巨头之一的阿里巴巴,董事长马云早就放言:“阿里巴巴自诞生的第一天起,就是一种开放模式”,堪称引领中国互联网企业开放潮流的先驱。2011年,马云及其阿里巴巴先后开启“大物流”计划、“2011淘宝开放年”、 互联网分享平台“数据门户”,阿里巴巴引领着中国电子商务模式变革的方向。
为了对“阿里策略”有更准确深入的了解,本报记者采访了阿里巴巴公众与客户沟通部总监顾建兵。 阿里巴巴数据开放必将会涉及企业或用户数据保密问题,谈及关于企业和用户数据的保密问题,顾建兵表示:“对于用户信息和企业运营数据严格保密,这是开放的根本原则。” 近些年,国际各大行业巨头纷纷打开“数据门户”,诸如沃尔玛通过数据分析掌握客户的消费习惯、优化现金流和库存,并扩大销售量,数据已经成为了各行各业商业决策的重要基础。如今,阿里巴巴也走出了这一步,马云指出“数据”将是阿里巴巴未来十年发展的战略核心。
上海到合肥大件运输,至于其他电商企业的模仿问题,对于成立12年之久、一直奉行开放原则的阿里巴巴而言,这将不是问题。
正如淘宝网总裁王文彬所言:“淘宝开放分享出去的是数据,请进来的是,尽可能多的合作伙伴;创造出来的是,一个共同分享、共同繁荣的平台”。 马云曾多次强调,“21世纪核心的竞争是数据的竞争,谁拥有更多数据,谁就拥有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