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到合肥物流上海一家名为上海圣泰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的企业正是如此。据该公司总经理李功章告诉《中国经济和信息化》,他们的主要客户是物流公司,目前拥有客户已经遍布全国数万辆卡车。圣泰公司的客户可以非常方便的通过电脑或手机随时了解自己车辆的位置和车辆状况,假如车辆存在超载超速或疲劳驾驶、油料不足等情况时,装备在车上的GPS就会报警提醒,另外也可杜绝部分物流人员抱着一种天高皇帝远的心态在外偷懒或干私活的行为。“我们眼下的重点不是发展客户,而是怎么给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不同规模、不同区域的用户需要的服务不相同,我们只有踏踏实实做好了服务,才能留得住已有的客户,然后在此基础上滚动发展。”
据李功章介绍,当用户达到更多规模后,将对这些用户开发增值服务,“据我们测算,一辆卡车一年中产生的相关消费,包括保险、加油、维修等在30万左右。我们可以在后期有针对性的提供相关服务,这项收入将比卖终端大的多且长久”。
而北京一家不太出名但大有来头的公司正在谋划一个更大的局。从这家叫北京中交兴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网站介绍上可以看到,这家公司是中国交通运输部通信信息中心与北京千方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合作成立的一家股份制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成功完成世博会的全国重点营运车辆的联网联控,建立了部、省、市三级监管平台。在技术上,该公司具有相当的实力。
据该公司内部人士介绍,他们正在打造一个全国性的交通安全运营信息平台和开发一款智能终端,他们将择取8吨以上的货运车辆,通过与营运证挂钩的方式把终端装到这类车辆上,实现交通安全提醒、车辆实时监控、交通事故记录等作用。
http://www.hefeiwl.cn/zhuanxianfive.htm 广东一位从事车载定位系统销售的人士不无忧虑地表示,一旦该公司的这套系统与车辆营运证的领取挂靠的话,其它营运类似系统的企业将很难再有市场机会。这对刚处于起步阶段的物联网智能交通相关的产业来说,不是好事情。
这位人士的担心可能不是多余,在其网站上可以看到该公司既是运动员又充当了裁判员,“交通运输部通信信息中心负责实施在全国推广卫星定位终端的安装、监管服务系统的建设和应用,中心已授权中心所属企业北京中交兴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部通信信息中心建设的全国省、自治区联网联控平台的管理、维护和应用工作,并且制订了平台、终端、数据传输交换的国家标准”。
4月初,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四部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管工作的通知》,该通知要求,8月1日起,所有新出厂的“两客一危”车辆都需安装使用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对于已经取得道路运输证但尚未安装卫星定位装置的营运车辆,道路运输管理部门将督促运输企业在12月31日前全部加装,并接入全国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系统。
这一政策必然推动智能交通上下游企业发展,业内人士希望这一强制政策在执行中不要内部指定供应商,给所有厂商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面对当前存量市场饱和、增量市场竞争激烈的状况,运营商遭遇到增量不增收、传统固话及语音业务大量流失、企业利润逐年下降等多重问题考验。如何寻找新蓝海是眼下亟需解决的问题,而物联网的发展无疑为运营商解决这个难题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http://www.hefeiwl.cn/zhuanxiansix.htm 在传统电信业务遭遇到前所未有发展瓶颈的现在,物联网一方面引发了运营商对各类业 -
务的海量拓展,另一方面,又为运营商开辟了全新的市场,提供了极为丰富的,低离网率、高ARPU值的用户资源。
如今,在全球范围内,不论是政府、企业还是运营商,都正在通过大量的物联网研究开发和应用工作改变未来产业发展模式和结构,改变政府、企业和用户之间的交互方式。而我国运营商在积极推进物联网发展的同时还存在哪些问题仍值得探讨。
统一管理协同机制待建立
目前,电信运营商作为物联网产业链中的重要角色,既有很大的发展机会,也正面临着很多挑战。
首先,运营商面临着统筹不够、重复投入、应用单一的挑战。当前由于物联网业务应用尚在起步阶段,多数业务处于系统分散、垂直交叉、可规模化复用能力较差的状态;同时,由于缺乏统一的物联网体系架构和标准规范指导,无法形成统一的管理协同机制。这样一来,没有标准化的通信模块,面向物联网应用的终端可集成度就相对较差,成本偏高;且缺少端对端的支撑能力,物联网业务开发周期较长,安全可靠性也就较差。
网络及平台发展策略。这一策略服务于业务发展的三个阶段。
|